陈光先(1922-1981),修武县东板桥村人。由于家境贫寒,只在本村半耕半读、时断时续地上了5年小学。
1938年2月,日军侵占修武。3月,八路军到修武县太行山一带开辟工作,建立抗日根据地。麦收后,游击队到东板桥村宣传抗日,号召"有力出力,有钱出钱",并向地主送条子,指名征集抗日救国军粮。
年方16岁的陈光先担着征集到的军粮送到抗日根据地王窑村,受到部队的热情招待,并向他宣传党的方针,政策,激发了他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心。
于是他以出外上学为名,参加了八路军,同年10月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此后,陈光先随-战于山西省潞城、陵川、平顺、武乡和冀鲁豫边区,历任战士、班长、副排长、连队党支部书记、见习参谋,参谋等职务。他作战勇敢,吃苦耐劳,和人民同甘共苦。
1942年以后,陈光先长期从事部队机要工作,在冀鲁豫军区、第十八军历任机要员,机要室副主任、机要科秘书、股长、副科长等职务。他作为一名无名英雄,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,埋头苦干,艰苦奋斗。
在战争年代那种紧张多变、环境恶劣的情况下,他及时转送文件、翻译电报,经常通宵工作,准确无误地完成上呈下达的战斗任务,为部队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,作出了一定的贡献。他严守党的机密,守口如瓶,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,并在1951年进军西藏途中,荣立三等功,被评为一等技术等级。
1955年初,陈光先转业到中共西藏工委,直到1972年他毫无条件地坚持在环境艰苦、气候恶劣的西藏高原,战斗了22个春秋。
由于长期坚持在西藏高原工作,陈光先积劳成疾,但仍坚持带病工作。党组织关怀他的健康,于1972年10月调他回内地,任新乡市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副组长。
1977年4月,陈光先任中共新乡市委副秘书长,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坚持原则,坚持团结,带病接待和处理了大量来访来信,积极落实党的各项政策,开创新乡地区工作新局面作出了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