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强调,要强化选人用人监督,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和政治生态。山阳区坚持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,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监督管理,聚焦选人用人监督事前、事中、事后三个环节,提高选人用人工作规范化、科学化水平,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。
突出“源头把控、从微从细”,强化任前“预警”监督。将监督关口前置,建立强化预防、及时发现的预警监督机制,使“带病干部”不“入围”。把“功夫”下在平时,结合全区干部队伍结构优化等工作需要,用好干部无任用调研。以“干部说事、单位论事、现场看事”的方式常态化、近距离了解干部履职、思想、作风等情况,对苗头性问题及时以谈话提醒等方式纠正。坚持采取全覆盖、拉网式监督信息收集模式,将区委组织部、纪委监委、法院等13家成员单位纳入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,每季度“点对点”收集线索,“面对面”分析研判,互通干部违规违纪、处理处分等情况,全面掌握干部的真实表现,并对受到处理的干部进行跟踪管理,强化结果运用。2024年以来,已召开6次联席会,及时掌握干部违纪违法信息,为区委识人、用人、选人提供可靠依据。坚持列席下级党委(党组)重要会议机制,近距离了解“一把手”落实民主集中制、“三重一大”决策制度、统筹驾驭全局能力等情况,及时咬耳扯袖,推动民主决策、秉公用权、规范用权。
突出“过程严控、从紧从实”,强化任中“全链”监督。提升干部任前考察工作质量,加强动议审查,强化任前把关,有效防止干部“带病提拔”“带病上岗”。做实关键环节过程监督,强化实时记载、实时监控、实时纠正,推动干部监督由事后查处向主动预防转变。严格落实“人事档案必审、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、违纪线索和信访举报必查”等要求,制定《山阳区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工作清单》,按照“谁办理、谁纪实、谁负责”的原则,推行区委考察组、区委组织部“双审核”监督机制,详实记录干部选拔任用环节,做到客观准确、完整具体、简便管用,对发现操作不按流程或有偏差的及时指出、及时整改,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步不少,一环不落。同时,强化“八小时以外”监督,以“三访”为抓手,完善干部“立体”画像,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依据。着力构建家庭、组织、社会“三位一体”监督网,通过访家庭成员,了解干部家庭和睦、赡老抚幼、家庭责任履行情况等;访居住地村(社区)党组织或物业公司,了解其参与社区服务、卫生和物业费缴纳、带头落实楼院公约等情况;访支部联建村(社区)党组织,了解党员双报到,参与支部联建志愿服务等情况,全方位掌握干部自觉遵守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社会公德等情况,推动监督焦点从“干部本人”向“知情人”延伸,监督管理从“工作圈”向“生活圈”延伸。
突出“常态管控、从长从远”,强化任后“跟踪”监督。坚持教育在先、警示在先、预防在先,健全日常监督和提醒教育制度,教育引导在岗干部不“生病”。抓好新任监督。紧扣干部到岗履职关键节点,落实“四个一”工作措施,一次任职谈话,由区委组织部领导谈履职要求;一次警示教育,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;一次政治理论与任职能力测试;一次优秀年轻干部以身示教,多措并举给新任职干部从精神上鼓鼓劲,思想上提提醒,进一步强化廉洁从政的意识,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。抓好试用期监督。探索实行试用期干部领题破题制度,采取“所在单位出题、试用期干部领题、单位党委(党组)评估、区委组织部跟踪调度”的监督新模式,有针对性地给试用期干部交任务、压担子,明责任、促成长,适时、准确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,发现问题及时纠正,对评估不合格的干部提出延长试用期、调整岗位的建议。抓好日常监督。依托“山阳青干荟”平台抓好年轻干部日常教育,先后组织开展3次座谈会,组织120余名干部开展警示教育,帮助其在严管下成长、在磨砺中成才。在加强和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持续发力,适时开展“带病提拔”倒查工作。严格全区党员干部出入境审批管理,集中管理出入境证照300余本,确保无遗漏、全覆盖。建立退休人员从业提醒制度,对所有退休干部下发限制从业行为清单,定期排查违规经商办企业及兼职情况,持续加强动态监督和日常管理,筑牢党员干部“护廉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