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风正则民风淳,民风淳则社稷安。近日,在博爱县柏山镇酒奉村的党员活动日现场,86岁的杜雪娥在几个孩子的陪同下从焦作回到村里,为村里的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党课、家风课,传递“清雪堂”家庭的家风故事,让“清雪堂”好家风影响着村里的父老乡亲。
杜雪娥家庭曾在2014年被评为“河南省最美家庭”,2016年被评为“全国最美家庭”。如今这个大家庭,四世同堂,有着8个小家庭30多口人。儿孙辈中有市政协委员、区政协委员、优秀共产党员、国企老总、私企老板、国家公务员、人民教师、博士生、研究生和本科生。近几年,杜雪娥老人的孩子们商议后决定,从父母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,取名“清雪堂”,作为家族的名号。全家人商议后,还设立了“清雪堂教育基金”,用以资助贫困学生和奖励家族优秀成员。
家风如细雨,润物细无声。讲座上,赵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,讲述了“清雪堂”“清白做人、踏实做事、志存高远、心怀感恩”的家风家训,展示了传承好家风的魅力。大家深为村里走出一个全省“最美家庭”感到自豪,也都在对比着、思考着,如何让“清雪堂”的好家风在村里传承。
该村党支部书记为杜雪娥老人颁发“荣誉村民”证书。
“良好的家风,是给人生的德行操守系上的‘第一粒扣子’。一个普通家庭家风正不正,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持续发展,而党员干部的家风更直接连接着党风社风,影响作风民风。”赵方说。
“杜雪娥老人家庭的良好家风故事使大家受益匪浅,好家风是振兴乡村的主要内涵,更滋养着新农村的精神风貌。希望越来越多像杜雪娥老人一样的乡贤能发扬榜样的力量,回乡共谋家乡的发展。”酒奉村党支部书记徐战利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