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温县紧扣“太极故里、怀药之乡”的地域特质,将选调生培养深度融入县域发展脉络,通过“选派链精准对接产业需求、培育链深度植入文化基因、管理链温情浸润乡土肌理”打造出具有温县辨识度的选调生成长模式,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青春动能。
精准对接产业需求,构建人岗相适的选派链。坚持“人事相宜、人岗匹配”的原则,全面推行“两张清单”选调生精准派遣机制。一方面,深入调研摸排全县各村资源禀赋、产业特点和发展短板,比如围绕太极文化宣传、铁棍山药等特色产业开发以及文旅融合、乡村治理等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,形成“村情需求清单”。另一方面,通过查阅档案、个别谈话、活动观察等方式,全面掌握新录用选调生的专业背景、能力特长和发展潜力,绘制“选调生素质清单”。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配对,旅游管理专业干部助力太极文化研学路线开发,农业技术人才参与怀药标准化种植推广,实现人才所长与乡村所需的有机结合,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专业力量。
深度植入文化基因,打造实战淬炼的培育链。将县域文化特质融入培养全过程,构建多元立体育人体系。建立“多对一”帮带机制,到村第一时间即为在村选调生配备1名分配单位领导班子成员、1名乡镇(街道)领导干部和1名所在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导师,从工作方法、政策解读、生活情感上给予全方面的指导和关心。强化文化浸润,组织选调生参与太极文化传承、怀药制作体验等特色活动,在文化熏陶中深化县情认知。有计划安排选调生参与重点项目,在陈家沟景区提升、怀药品牌打造等实践中锻炼能力,并依托“青蓝计划”工作,先后围绕“整治人居环境 提升乡村风貌”“取经拓思路 实干促振兴”等主题开展80余次组团集体活动,组织选调生到县内及周边县的标杆村镇进行了实地参观和交流研讨,通过对标先进、碰撞思想,有效拓宽选调生的思路视野,激发改革锐气。
温情浸润乡土肌理,完善严管厚爱的管理链。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,确保选调生下得去、待得住、干得好。加强日常管理监督,严格执行选调生签到请假、工作纪实等制度,采取不定期电话抽查、实地走访等方式,准确掌握在村任职选调生的在岗状态及工作实绩。建立“选调生成长档案”,全程记录其学习培训、工作表现、考核评议等具体情况,形成完整成长轨迹,作为期满考核和培养使用的重要依据。注重情感融合,妥善解决选调生食宿等基本生活保障,定期开展谈心谈话,关注思想动态,积极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,并组织选调生参与民俗节庆活动,结合端午节、重阳节、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与太极文化,在乡土实践中增进群众感情,营造安心安业的环境。